咨询热线:400-654-6680

《共有产权住房》解读及分析~是否将有效促进房价下降?

编辑:djxy2008时间:2017-08-11 15:40:12浏览:

8月3日,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等相关部门联合起草了《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》(下简称《办法》),并就《办法》内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就此拉开北京“共有产权住房”序幕。

共有产权住房,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,由建设单位开发建设,销售价格低于同地段、同品质商品住房价格水平,并限定使用和处分权利,实行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的政策性商品住房。

管理细则出炉 共有产权住房有亮点

此后,《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》《关于印发<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(试行)>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两则文件相继出台,进一步明晰北京共有产权住房操作办法。

以上两份文件规定,首先,将原有的“自住房”升级为“共有产权住房”;其次,拟从土地入市到竣工入住的住宅开发建设全过程产业链,加强共有产权住房的质量和品质监管,进一步明确共有产权住房规划、设计、建设标准;再次,从容积率、层高、套型面积、外窗高度等参数详细规定共有产权住房建设标准;从适用、经济、安全、绿色、美观等要求出发,规划设计建设,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、全装修成品交房,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;从智慧社区和社会服务方面要求共有产权住房强化社区功能,提升居住体验。

相对以往保障性住房,北京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有两个亮点,其一,非北京户籍的“新北京人”的分配比例达到30%。其二,在转让规则上,共有产权住房不满5年的,不允许转让房屋产权份额,满5年的,可按市场价格转让所购房屋产权份额。

北京拟推行共有产权住房的消息一出,有望解决“北漂”一族买房问题,引起的关注和讨论空前激烈。

追本溯源:上海已有近9万户居民签约共有产权住房

然而,共有产权住房概念并不是全新事物。早在2007年,江苏淮安在全国首推共有产权住房;上海于2009年启动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建设项目;2014年,住建部等六部委将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成都、淮安、黄石作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。北京也成为继江苏淮安、上海之后,国内第三个出台共有产权住房的专门文件的城市,而国外诸如英国、新加坡更是早有类似的尝试。

上海第四批次共有产权住房小区分布图

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制度于2010年推出试点,实行住房和经济“双困”标准,其主要特点是实行“共有产权”的运作机制,房价和产权份额一同“打折”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销售价格以建设项目结算价格为基础,兼顾保障对象支付能力、相邻区域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等因素确定。政府和购房人按照各自投入确定产权份额比例;购房人5年内不得转让房屋,5年后按规定上市转让的,政府有优先购买权,购房人和政府按各自的产权份额分配上市转让收入。由此可见,北京政策一定程度上以上海现行政策为蓝本。

来自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年底,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累计签约家庭约8.9万余户;2016年四季度启动新一批次申请受理工作,累计受理约3.9万余户。上海市“共有产权保障住房频道”网显示,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已累计推出五个批次,第六批次价格和房源等信息将于2017年底启动摇号统筹后揭晓。

800万外来人口 2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?

据了解,按照计划,2017年至2021年北京预计供应25万套自住型商品房,这部分都将按照共有产权住房的办法执行,到2021年预计北京住房存量为900万套,共有产权住房占比2.8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6年末,北京常住外来人口807.5万人,5年以上纳税人口未知。即使满足条件共有产权住房的人口没有800万,可是这个数据,也会让人忧虑是否满足条件也难以买到共有产权住房,这个政策效果是否显著?作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又一重大举措,共有产权住房为来是否将对房地产行业整体走向造成影响?是否将有效促进房价下降?

对此,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表示,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兼顾了属地原则,兼顾了职住平衡的原则,而且特别强调了对“新北京人”的同权意义。在很多的程序设计上,以便捷为主,方便群众,充分利用了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和条件,在整个的程序管理上,细节全面、充分、周到。该政策对于未来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
叶檀:购房者一次机会 应密切关注

著名经济学家叶檀在其搜狐专栏文章中对此发表看法,她认为“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”,对于刚需,特别是在北京具有购房资格,因为房价过高而不能入手的购房者是一次机会,应该密切关注,随时报名。同时她提出:“然而这个政策,如果你把它解读为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,会导致房价崩盘,北京楼市转折点等作用,就大可不必,因为这不过是中央‘长效机制’中摸着石头过河中的一块普通石头罢了,因此它既不是‘空前’的改革,也绝不是‘绝后’革命。对于平抑现在北京已经居高不下的房价来说,有总比没有强,但是说到能够起到手到病除、妙手回春的作用来看,也不现实。”

马光远:占了便宜反而会吃亏?

另一位经济观察评论员马光远在搜狐公众号“光远看经济”的文章中对共有产权住房质量提出质疑。他认为:“无论是过去的经济适用房,还是自住房,凡是保障性住房,由于都实行微利的原则,开发商为了拓宽自己的盈利空间,一般会在房屋质量上偷工减料。这使得保障房的质量在大多情况下都低于普通商品房的质量。意味着你用可以购买普通商品房的钱,买了一个在房屋质量和未来shengzhi空间方面明显比普通商品房差的房子。这使得“共产房”表面上是为了圆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梦,醉后的结果却是让穷人吃了亏。”

马光远提出:“(购买共有产权住房)第一,要承受房屋质量可能不如普通商品房的风险;第二,由于房屋质量及在权益等方面的限制,“共产房”未来的shengzhi空间肯定小于普通商品房。”表现出对此项政策并不看好的态度。

孙彬:难以撼动房地产格局 盲目乐观不可取

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若共有产权住房得到有效推进,刚需项目首当其冲。海南的旅游地产早已成为全国市场,近年来,本地刚需项目也在不断崛起,占整体成交的较大比例。对此,搜狐万言堂栏目采访了即将推出三期产品的本地刚需典范项目——怡和湖城大境营销副总经理孙彬。他认为,政策的出台从长远来看,是一件有利于民众的好事,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实现“居者有其屋”的大同梦。但落实到老百姓买房这件具体的大事上,还需从长计议。

首先,受限于土地出让价格、建设成本、市场因素等,共有产权住房付出的价格不见得比周边商品房低多少,但未来shengzhi潜力肯定不能与商品房同日而语。政府为购房者购买首套加了杠杆,降低了准入门槛,这是好事。但就中国目前经济环境来看,房产除了居住功能,更重要的是资产功能,这一点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质的改变。所以购买共有产权住房,从长远考虑,有导致购房人资产变少的风险。

此外,就市场格局来看,他认为,短时间内共有产权住房的出台不会对房地产市场结构造成影响。“居民住房需求与其生活品质呈正比。随着生活变迁,家庭人口变化、工作地点流动、年龄收入等因素都会对住房需求变化产生推进作用。大空间、高品质、好地段、优质资源一定是人们在其条件许可范围内的长期追求。可以说保障性措施或许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基本居住需求,但解决不了人的欲望。”

他认为,只有在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、税收、土地供应、人口流动等几大要素共同发力的情况下才,有可能导致市场格局发生变化,仅靠供应链里一项措施,难以形成趋势和长效,无法对市场格局造成影响,未来共有产权住房与商品房将是两个市场范畴。

此外,在讨论海南是否有条件引入共有产权住房制度,孙彬对此持否定意见。他认为以海南的城市发展规模、人口基数、市民收入结构来看,有条件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“夹心层”不具有一般代表性,所占比例不大,发展此项政策对解决广大市民住房问题参考价值不大,难以推行落实。

他提醒购房者切忌片面看待、过度解读,陷入自我安慰,盲目等待房价下降,从而贻误购房时机。

海南售楼微信:180882470

相关搜索:

遇到购房难题?

专业咨询师为您一对一答疑解惑

咨询微信号:chenxia0898

文章阅读排行

热销楼盘

业主QQ群:2042254

业主微信群:chenxia0898

咨询师:陈霞
服务热线

0898-28288763

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日24小时